新加坡以其卓越的教育资源和国际领先的学术环境,吸引了众多中国家庭的目光,他们纷纷选择让孩子通过AEIS考试,争取进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学深造的机会。
然而,每年的AEIS考试都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尽管有大量国际学生踊跃参与,但仅有约10%至20%的幸运儿能够成功获得入学资格。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成功通过AEIS考试,孩子们不仅需要勤奋学习,更需要一个全面而周密的复习规划以及一系列高效的备考技巧作为助力。这些“秘密武器”将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系列针对AEIS考试不同题型的备考小技巧,帮助孩子们科学备考,以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他们的教育梦想。
01 单词记忆的艺术
众多英语学习者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单词记忆。单词背了就忘,反复记忆却效率低下,这几乎成了许多人的通病。然而,背单词并非无章可循,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避免孤立记忆
记忆单词时,不要孤立地死记硬背。要尝试联想生活中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或常用表达。比如“flower”(花)这个词,可以联想到各种花卉的英文名称,如“carnation”(康乃馨)、“lily”(百合)、“sunflower”(向日葵)等。这样的联想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增加词汇量。
发现规律,利用词根词缀
英语单词的构成有其内在规律,尤其是词根词缀的运用。通过识别常见的词根词缀,如“dis-”表示与原词反义,“non-”表示对原词的否定,“re-”表示原词的动作或意义的重复等,我们可以迅速掌握大量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利用零碎时间
背单词不需要专门花一整块的时间,而是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段进行记忆。课间休息、睡前、饭后散步等时间都是记忆单词的好时机。在这些时间段内,大脑处于放松状态,记忆效果更佳。
重复记忆,打乱顺序
单词的记忆需要不断重复。对于难以记忆的单词,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并在后续复习中重点关注。同时,为了避免单词之间的相对位置对记忆的干扰,可以尝试打乱记忆的顺序,时而从前往后背,时而从后往前背。
02 语法刷题策略
在中国学生中,语法一直是强项。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整体水平,我们必须牢固掌握语法知识。每天进行20-30题的语法练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做题时,要弄清楚每道题的知识点,不能仅凭语感。同时,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每天复习,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03 阅读与完型填空技巧
阅读和完型填空在考察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共通性。做这两类题目时,可以采用重读法。首先进行速读,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进行精读,仔细推敲文章逻辑和细节;最后进行详读,解决生词问题并体会作者的用意和出题思路。通过多次阅读,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提高解题正确率。
04 数学突破之道
对于多数中国学生而言,数学往往是他们的优势科目,因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面对AEIS考试的全英文试卷,很多学生却因语言障碍而感到头痛。
为了在数学科目上保持领先地位,并克服语言带来的障碍,建议学生每天持续练习10-20道数学大题。在练习过程中,务必注意计时,因为考试中的选择题时间紧迫,通常需要迅速作答(一般是每题30秒)。通过这样的计时练习,学生可以模拟真实考试场景,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05 作文写作技巧与练习
在AEIS考试中,作文部分往往是学生最为担忧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并进行大量的练习。
通常,考生在考试进行到50-60分钟时开始着手写作文。考虑到构思和写作的时间,实际用于写作的时间大约为30-40分钟。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建议学生每天至少花费1小时进行作文练习。
上午,学生可以用30分钟的时间找一篇作文题目,并朗读相关的范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范文中的好词好句以及文章的组织结构,学习如何构建自己的文章框架。
中午,学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对作文进行构思。在脑海中形成大致的文章轮廓,并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观点和论据。
下午,学生用30-40分钟的时间直接开始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尽量按照之前构思好的框架进行写作,并注意使用上午学到的词汇和句型。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在本文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系列针对AEIS考试不同题型的备考小技巧,旨在帮助孩子们科学备考,高效掌握考试要点。我们深知,AEIS考试不仅是对孩子们知识储备的检验,更是他们通往新加坡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桥梁。
通过掌握这些备考技巧,孩子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挑战,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无论是单词记忆、数学拉分项、作文多练笔,还是其他科目的备考,都需要孩子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26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