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课程体系,由国际文凭组织(IBO)提供,是一种国际性的教育学位课程,专为15至19岁的学生设计,全面覆盖初中和高中阶段。
IB课程体系的特色
IB课程体系拥有多个项目,包括“中学项目”(MYP)适用于11-16岁的学生,“国际文凭”(IBDP)以及与职业相关的文凭(IBCP)。这些课程均强调跨学科学习、社区服务、研究和批判性思维,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思考者和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
全球范围内,许多学校都采纳了IB课程,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这些学校分为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小学阶段采用“小学项目”(PYP),适用于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初中阶段采用“初中项目”(MYP),适用于六至十年级的学生;而高中阶段则有“高中项目”(DP),适用于十一至十二年级的学生。完成DP项目并通过考试后,学生将获得IBDP文凭,该文凭被全球众多大学广泛接受和认可。
IB课程体系为全球学生提供了一种国际化的教育路径,涵盖了从小到大的各个学段。其注重跨学科学习、社区服务、研究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能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无论是想要追求海外高等教育还是培养全面的个人素养,IB课程体系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为什么IB是公认的较难课程体系?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综合性要求:IB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2.高标准的考核:IB的考核涵盖多种方面,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研究技能等。
3、广泛的选修课程:IB Diploma Programme的学生需要在语言文学、科学、数学、社会学科、第二外语、艺术和选修课等多方面进行学习。
4.理论课题和CAS项目:在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和实施创意、行动、服务(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CAS)项目。
5.全球化视野:IB注重国际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观点。
IB课程内容
IB课程(包括PYP、MYP和DP)的学习内容是多元的,注重跨学科性和全球意识。具体内容包括各类学科(如语言文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习得者个人项目(PYP、MYP、DP核心要素之一)、批判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社区服务等。
PYP注重跨学科的学习,MYP强调跨学科的项目学习,DP则涵盖了在六大学科组中进行深入学习的内容。 IB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思维开阔、富有同理心、具备国际视野的终身学习者。
IBDP(IB Diploma Programme/IB文凭)一般是为期两年的课程。学生需学习6门不同学科,包括3门高水平HL和3门标准水平SL。
IBDP课程设置包括三大核心课程和六大类基础学科,要求学生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种学科。学生需选择每个学科组中的一门课程进行学习。
IB课程采用1-7分制评分,7分为最高分。学生必须获得至少24分的综合成绩,其中高级课程至少12分,标准课程至少9分,才能取得IB文凭资格。
除了完成6门学科课程,IB课程的学生还需要完成三门必修课程:TOK(Theory of Knowledge,知识理论)、EE(Extended Essay,延伸论文)和CAS(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创造力、活动、服务)。此外,学生还需在两年内完成至少150个小时的CAS活动。
IB评分细则
IB文凭最高分为45分,其中包括6门课程的最高分42分,以及TOK(知识理论)、EE(延伸论文)和CAS(创造力、活动、服务)各为最高分1分,总共3分。学生必须获得全部3分,方可获得IB文凭。45分是最高满分,40分及以上被认为是高分。申请常春藤联盟大学的学生通常需要获得40分或以上的成绩。
IB课程优势
IB课程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之外,它综合了世界各主流发达国家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这些体系的核心内容。这种体系不仅与全球主流教育课程兼容,同时也具备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径。
1.IB课程全球认可度高
IB课程体系获得全球广泛认可,超过4000所大学承认IB文凭,将其作为录取标准之一,并在评定奖学金时考虑该文凭。
2.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IB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文理科目上取得平衡,不允许片面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科研能力。
3.提升大学录取优势
据IBO的调查显示,名牌大学录取IB毕业生的比例较高。IB学生的录取率远超过美国名校本科新生的平均录取率。
IB课程选课建议
在IB课程的选择上,学生可能会觉得灵活性不够,选择范围有限。为此,提供以下建议:
提前规划:在高中阶段,学生应尽早规划未来想要申请的大学和专业。根据这一目标,选择六大基础领域的课程,以确保满足大学的要求。
考虑学科基础:在选课时,学生应优先考虑自己的学科基础。选择与自己学科基础相匹配的课程,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成绩。
均衡选择:在选择课程时,学生应确保各领域课程相对均衡。这样可以培养全面的学术素养,同时避免某些领域的知识过于薄弱。
明确理由和目标:在确定选课时,学生应清楚自己选择这门课程的理由和学习目标。这将有助于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
以上就是关于IB课程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26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