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P课程以其严谨性、全面性和国际化特色而备受赞誉,广受全球教育界的认可。然而,当我们从升学这一最现实的角度出发,并抛开个人兴趣和主观偏好的因素来看,确实存在一些IB课程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无用”。
01
IBDP也有“Soft subjects”吗?
在探讨IBD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的课程设置时,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是“Soft subjects”。这一说法与“Facilitating Subjects”(促进性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发布的A-level“促进性课程”清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被大学广泛认可、对申请有利的课程,这些课程通常被认为是含金量高、对大学申请有促进作用的科目。其中,数学、进阶数学、英国文学、物理、生物、化学、地理、历史和语言(古典和现代)都被列为“促进性”A-Level课程。
对于IB学生来说,选择上述类似的IBDP课程同样有助于提升大学申请的竞争力。然而,与A-level相比,IBDP中是否存在类似的“Soft subjects”呢?有观点认为,商务管理、设计和技术、信息技术、戏剧艺术和视觉艺术等课程可能被视为IBDP中的“Soft subjects”。
02
IBDP中真的存在“Soft subjects”吗?
事实上,关于IBDP课程中是否存在“Soft subjects”的说法,并没有得到IBO(国际文凭组织)或IB学校的官方确认。这些术语更多是外界对于某些课程的主观评价或看法。
英国顶尖的IB学校Sevenoaks School在回答学生关于大学申请的问题时,明确表示IBDP中并没有所谓的“Soft subjects”。他们强调,IBDP的所有科目都包含严格的学术内容,并且都有各自的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IBDP没有官方定义的“Soft subjects”,但一些顶尖大学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招生官确实对申请者的科目组合有一定的期望。他们通常希望申请者避免将戏剧、视觉艺术和设计技术等课程作为高级水平(HL)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课程本身没有价值,而是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倾向于看到申请者选择那些与所申请专业更为相关或更具挑战性的课程。
因此,虽然IBDP没有官方定义的“Soft subjects”,但申请者在选择课程时仍需考虑大学方面的期望和要求。选择那些被大学广泛认可的“促进性课程”可能更有助于申请顶尖大学和特定专业。
03
哪些IB课程更具学术价值?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建议,IB学习者在选择HL课程时,应考虑以下这些课程,以维持未来大学专业选择的广泛性。这些课程涵盖多个领域,包括:
● 第一组:语言A文学
● 第二组:语言B选项,古典语言
● 第三组:历史
● 第四组:化学、物理、生物
● 第五组:数学
● 第六组:从一到五组中再选择一门课程
其实,IB选课中的“随大流”现象也有其合理性。一些IBDP课程选择人数较少,可能是因为国籍、母语背景、IBDP课程体系的认可程度以及IB学校提供的课程限制等客观因素。但也可能反映出某些IB课程的学术价值未得到大学的充分认可,导致学生出于现实考虑而避免选择。相比之下,选课人数众多的科目往往意味着它们在大学和社会中享有更高的认可度和学术价值。
以2023年5月大考为例:
在语言A科目组中,ENGLISH A LAL HL的考生数量最多,接近四万,而DZONGKH A LIT SL(宗卡语)的考生最少,仅有十人。
在语言B科目组中,考生最多的是SPANISH B SL,而CLASS.GREEK SL的考生最少。这可能与西班牙语在欧洲和北美的流行程度有关,同时法语也是另一门广受欢迎的语言。
在个人与社会科目组中,HISTORY HL的考生数量最多,而POLITICAL TH. SL的考生最少,仅有16人。值得注意的是,每次IB大考中,历史HL往往都是该组考生最多的科目。
在科学科目组中,BIOLOGY HL的考生数量最多,而FOOD SCI.TECH SL的考生最少。
在艺术科目组中,VISUAL ARTS HL的考生最多,DANCE HL的考生最少。
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大多属于小众语言和人文社科类,其中许多被归为“Soft subjects”类别或相关领域。
虽然IB选课人数多的课程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学生,但选课人数极少的课程,中国IB学生通常应避免选择。如果真的想选,建议先思考一下,比如学习宗卡语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仅仅为了获得高分吗?但如果真的顺利获得了宗卡语HL课程的7分,接下来又该如何利用这个成绩呢?
这里没有提及IB数学课程,是因为四门IB数学课程均拥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无论是A-Level、IB还是AP等其他国际课程体系,数学课程都是公认的高含金量和高认可度科目。
无论是学习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如经济学,甚至是法律专业,一个优异的IB数学成绩都能让招生官们刮目相看。
选课只是IBDP学习的起点,而IB课程的学习难点并不仅在于选课,更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挑战。IB课程有明确的应试要求,学习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理想的IB成绩。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26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