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官方早在去年初就已允许学生利用ChatGPT辅助论文写作,视其为“非凡机会”,而非威胁,类似于校对软件和翻译工具。随着科技发展,教育评估也需调整,以适应学生有效利用这些工具的新常态。
然而,这一举措虽便利了学生,却也增加了论文被误判为AI创作的风险。有学生因使用AI工具而被标记,甚至面临失去文凭的风险。为应对此问题,IBO在《学术诚信政策》中明确规定:使用AI生成的文本或图像必须明确引用,并添加到参考书目中;引用需包含给AI的指令和生成日期;此规定同样适用于从其他AI工具获得的材料。
那么,在AI工具普及的时代,IB学生如何合理利用AI而不被误判呢?以下是一些写作贴士和注意事项:
使用学术术语:展示知识基础,使用专业词汇和名词短句,保证论文严谨性。
避免口头语言:多次润色和加工语言,保证简练与严谨。
词句不宜过于复杂:简单词汇和专业术语可降低查重率和误判风险。
重视逻辑关系:使用逻辑关系短语链接论文各部分内容,理顺衔接逻辑。
为预防误判,学生还应:
养成记录存档的好习惯,保存资料查询、数据确定等步骤的工作痕迹。
清晰标示ChatGPT产出的论文出处,避免提交非原创作业。
充分理解并解释作业内容,即使部分引用也需明确逻辑。
将AI工具用于论文写作的初始阶段,如头脑风暴,激发灵感和研究方法。
对比反思不同AI工具的观点、立场和论述,发现其价值。
若论文被误判为AI创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了解IBO并未要求老师必须使用AI检测软件,且认为检测结果不完全准确。
提交充分证据证明论文原创性,并给出明确解释。
寻求父母帮助,与老师协商解决办法。
修改或重写文稿以最小化影响,可与老师商量在见证下改稿或重写。
若确定论文原创且无端指控,可通过举报方式维护个人权益。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26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