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从体制内学校转轨到国际学校的学生会选择先学习IGCSE课程来作为与国际课程的衔接。然而,IGCSE课程存在一年制和两年制的区别。那么,这两种学制有何不同呢?IGCSE课程又需要至少考过几门科目呢?
Part 01
IGCSE一年制和两年制的区别
IGCSE,全称为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国际普通初级中学毕业文凭。在全球范围内,14-16岁年龄段的学生中,IGCSE是考试人数最多的课程体系之一。
作为A-level、IB等高级国际课程的衔接课程,IGCSE课程在内容上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初三、高一年级的课程。在国内的国际学校中,通常会提供一年制或两年制的IG课程作为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IB课程多数会采用一年制的IG作为衔接,但也有部分学校不采用IG,而是开设PRE-IB课程。同样,A-level根据学制的不同既有一年制也有两年制。有些A-level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标注的PRE-A可能指的是一年制IG。
以IGCSE物理科目为例,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学制的差异:
对于一年制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在10年级上学期学习普通物理学、热物理学、波的性质、光学等知识,下学期继续学习剩余的内容并参加考试。这些学生往往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完成了物理课程的学习(8-9年级),因此他们在进入国际学校后只需在10年级用一年的时间完成IGCSE物理的学习。
而对于两年制的IG课程,学生们通常在9年级上学期学习普通物理学的绝大部分内容,下学期继续学习并完成热物理学、波的性质、光学等章节。10年级上学期他们会学习电学、磁学、逻辑门等内容,下学期则完成剩余的章节并参加考试。两年制的学生通常在初中阶段就进入国际学校就读,从9年级开始正式学习IGCSE物理。他们可能已经在6-8年级学习过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对IGCSE物理的部分知识点有所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IG的第一次考试通常在10年级结束前的5-6月进行。如果学生对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在10-11月参加补考。一般来说,考试成绩在考完后的两个月左右会公布。虽然IGCSE的成绩对申请大学的影响不算太大,但这些知识点对于后续学习高阶课程如A-level、IB、AP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申请大学时,主要会参考高阶课程成绩和语言成绩。
Part 02
学生至少需要选择四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包括英语和数学。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学习八门甚至更多的IGCSE科目。课程的内容应涵盖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数学、科学(单门或双门)、人文科学(地理和/或历史)、计算机科学以及一门语言的各个领域。
以上就是关于IGCSE课程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26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