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SE,被誉为黄金衔接课程,是许多计划学习A-Level或IB课程的学生需要预先接触的国际课程。它不仅扮演着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角色,更是未来申请世界名校的重要参考指标。
那么,在IGCSE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IGCSE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IGCSE,全称为国际普通中学教育证书,涵盖了广泛的学习领域。
在语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英语、中文、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课程。其中,基础英语的考核方式类似于雅思,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如果母语是中文,且之前在普通学校上学,那么IGCSE中文课程对于90%以上的学生来说,获得A或A*的成绩是相对容易的。
数学课程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基础数学和附加数学。基础数学涵盖了高一的内容,相对较为基础。而附加数学则涉及高等数学的知识,对于数学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必要的选择。
在科学领域,学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综合科学、体育、环境管理等课程。一般建议选择至少两门科学科目进行学习。由于科学科目在IG阶段有很多理论题,因此词汇量的准备非常重要。特别是生物、化学等专业词汇量非常大,建议提前预习。
创意、技术和职业课程也是IGCSE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设计与技术、戏剧、企业学、电脑科学、会计、信息与通信技术、音乐、艺术与设计、商业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包括理论考试,还有结课设计和作品集要求。如有相关选修要求,需在入学前与学校进行确认。
最后是人文课程,包括经济、地理、历史和社会学等科目。这些科目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较高,特别是经济和地理科目。建议只选择经济科目进行学习,因为其他科目相对较难获得高分。如有其他选修要求,也需在入学前询问学校是否提供相关课程。
IGCSE必修课程:需警惕的学习陷阱
“哑巴英语”在国际课程中的挑战
对于许多初次接触IGCSE的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往往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体制内教育中,“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在国际教育环境中并不适用。简单的背诵和默写并不能有效提高英语成绩,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做无用功。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将语言学习和实际语境相结合,“学以致用”,从而将英语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能力。
国际数学课程并非“轻松过关”
许多中国学生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中国的数学比国际数学更难”。他们可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奥数等高级数学知识,在刚开始接触国际数学课程时,往往会觉得题目相对简单。然而,他们经常会在解题思路上遇到障碍。
这是因为国内的数学学习强调题目的难度和深度,而国际数学学习更加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这一点在国际数学竞赛的题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学习国际数学课程时,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出题目”,更要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物化生课程的“语言转化”难题
对于刚刚转入国际教育体系的学生来说,面对全英文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专业术语往往变成难以理解的“天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些家长选择让孩子先使用国内教材自学课程内容,认为等孩子英语水平提高后就能跟上。
然而,从汉语到英语的语言体系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计算要求都很高。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双重负担,还可能对后续的全英文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在面对物化生课程时,学生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应对语言挑战。
以上就是关于IGCSE课程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26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