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网

新加坡多民族色彩的道德教育

2015-01-08 15:30    阅读量:1930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华人(占77.3%)、马来人(占14.1%)和印度人(占7.3%)都在这里繁衍生息,和谐共处。与之而来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各宗教间能保持平等的关系,发挥相得益彰的效应。政府规定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其中英语为行政语言。此外,新加坡还存在着多元的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等。因此,新加坡素有“亚洲缩影”之称。

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独立后几乎没有发生过种族冲突,各民族都能和睦相处,亲如兄弟,这无不得益于新加坡政府建立的一套全体新加坡人都能接受的、具有主导意义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它们是:(1)国家之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五条价值观的核心精神,就是要通过社会构成的各个环节(如家庭、社区、种族、宗教等)之间的和谐来维持和促进国家的稳定,建立起统一的具有新加坡特色的道德文化。

声音的文字也许并不能使大家亲身感受到这种海纳百川的理念,每年一度的“种族和谐日”(7月21日)却足以震撼人的心灵。

朱默君将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在这一天,大家被孤立穿上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展示民俗风采。学校和社会各阶层也不断推陈出新,举行相关的、不同的庆祝典礼。这些活动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在我读中学四年级时,所在的丹戎加东女校就举行了着装比赛,主要是评选一名穿着最美的班主任。

不过这次比赛的特别限制是:要求老师必须同时穿着不同民族的服装。比方说,披上马来族特有的盖头,穿上印度沙丽,脚上再蹬一双帅气的牛仔靴子。通过这种穿扮,组合得最和谐完美的老师将被评选为冠军,其班级的同学也能赢得食品大礼包。因此,各班同学干劲十足。

早上不到起点,同学们就带着大包小包的衣服,装饰品匆忙赶到学校,为老师梳妆打扮。平时很严肃的老师,此时也只能满脸幸福地被同学们反复“折腾”着。

时间一到,比赛正式开始,各班班主任迈着模特的步子在T型台上走秀,不时博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而朱默君后来就读的老佛士初级学院,却采取了别样的欢庆方式。

学校组织了一次大卖场和活动,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同学在校内兜售具有异国风情、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虽说经济风险必须由自己承担,参加这项活动的同学却异常踊跃。大卖场热闹非凡,吆喝声此起彼伏。在这一买一卖中,同学们不仅能欣赏到不同民族的工艺品,而且还买了回家把玩,真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大促进了各族同学的团结和友谊。

在国内,这些活动可能会被标榜为不务正业,但是新加坡学校却认识到它们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对学生的长远影响。

和谐社会的体现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文字,道德准则真正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才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

在线留学评估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出国留学时间
计划在国外完成
高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在读学校
在读年级
在读专业
拟读专业
外语成绩
TOEFL
  • TOEFL
  • IELTS
  • GRE
  • GMAT
  • AEIS
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请您尽可能的将信息填写完整 提交评估 重新填写